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教改动态 > 正文

让教学成为一种改变

2015年04月30日 00:00   点击次数:
    

          


教学是一种让学生也让老师改变的学习活动。有人把教学理解为一种单纯的知识描述活动,我更愿意把教学理解为一种精神活动。只有在精神活动的意义上,你才会把对求知的渴望、把对知识的重新理解带进去,我们才会发现每一讲都是新的。

在我看来,教学就是为了学习。这个学字在繁体字里面它是有一个纹理的意思,就是要在学生身上立下痕迹。什么东西是可以在学生身上立下痕迹呢?是精神和思想。我们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,今天的时代知识绝对不是最吸引的东西。今天吸引的东西是什么?是思想,今天稀有的是洞见。有洞见的学生,他是有兴趣的,会自己寻找方向。教学就是要把这种洞见,这种思辨的独立性立在学生身上。

如何建立一个让学生自己能够获得洞见的学习活动?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要招回学生和教师的主体精神。主体精神是对自身的一种契约,这种契约精神是什么呢?就是教师对知识活动的精神品质负责,学生对建立自己思辨、思想的独立性负责。

老师在课堂上的主体精神首先表现为友爱,因为只有友爱才能建成共同体。在友爱精神里面,我觉得很重要的东西,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求知精神的传递。一个老师能够把他的问题提炼出来,把他学术中获得的知识转化为问题讲给学生听。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讲自己获得的知识,而且要讲是如何获得知识,并且把这个获得的知识重新提炼为一个更新的问题去帮助学生。我觉得,一个老师的求知精神包含两个方面;一个方面是在科研上表现出来,第二个方面就是在课堂上表现出来。他在课堂上愿意跟学生分享。他提炼科研中的问题,并把这个问题变成学生的问题,这是很重要的。老师在讲问题的时候,把这种精神的感染力传递给学生。

对一个老师最好的回报就是赞誉,赞誉也是表现教学契约精神的一个方面。老师给予学生分享了他的时间、知识,学生给予老师什么呢?赞誉。这种赞誉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,而这将成为彼此的、共同的精神接力,并且使得老师上课的时候不敢敷衍。我自己获得的最大的体会就是这个东西。有一次我吃饭的时候,有一个学生走过来,说;谢谢您,章老师!我其实看都不敢看,我眼泪都差点要流出来了。我碰到这样的情况很多。有时候我骑自行车,有学生特别走过来和我打招呼,然后我儿子坐在自行车后座羡慕地看着我,这对我是很大的赞誉。老师还是要建立起教学中的荣誉感,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。这个荣誉感不是来自于官方,而是来自学生。

另一个就是对学生的改变。我觉得,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激活学生的情绪。举个例子,很多学生为什么不学习呢?是主体精神太弱了!

我们的学生上大学是考试考出来的,他以前学习的目标是考试,他所理解的学习就是考试。中学里经常考试,他不得不努力地学。但到大学里,考试就很少了,学生就很失望:你不考,那我学什么呢?所以,我自己尝试了一个改变,就是让学生学习。我经常在想,文科学生应该有个基本水准,就是会写。文科学生基本上要注意两个方面,第一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,第二要会写,要提笔就能写、乐意写。而在我们的大学教育里,这个是缺失的,就是写得比较少。所以,我在上专业核心课时就让学生写,每节课都要写,把他们写的内容全部放在哲学网上。有的学生说:我用英文写可不可以?我说可以,你以后就用英文写,你一年试下来就不一样了。我觉得透过这些努力,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一些改变,就是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责任。

我觉得,浙江大学最好的学生应该是有理念、有坚持、有实践,能够持之以恒的做下去。课堂要让他们养成这种品质并且坚持下去。

教学把知识从一个静态的东西,变成一个动态的东西。它就像血液一样,流在学生的身体里,出了课堂,还依然在流,我觉得,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没有一个是附庸,都是独立的一方,并且是相互独立的一方。学生是一个教学中的主导方。教学改革最终会带来一个什么结果?说到底,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成长的学生,一个不断地去追求自我成长的人,永不停息!

【作者:章雪富,文章来源:《中国大学教学》2015年第2期】